Pinned ·

[讀書會] 領域驅動開發 第15章 - 精煉

前一章討論的是Context之間互動的策略,這一章探討的則是回到“Domain”,當原來的系統並沒有將領域標示出來,或者隨著專案增長使得領域越來越龐大,產生概念上模糊時,可以使用的一些策略。另外這章也特別強調,多數的開發者,尤其是資深的軟體工程師,有可能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非領域核心邏輯的部分,而忽略Core Domain才是最重要需要精心設計的部分。

Pinned ·

[讀書會] 領域驅動開發 第14章 - 保持模型完整性

這個部分是與朋友私下讀書會的筆記,前面的章節講的是一些軟體設計上的原則,是單人設計時就可以使用的原則,而這一章的內容較偏重於大型系統多個團隊的協作。當軟體系統越來越大,開發上可能依賴於其他的系統,或者需要多個團隊進行開發,就需要更高層級的戰略設計,在DDD中會以Context作為單位來劃分,但這個劃分並不一定有制式的方法,除了原本領域的切分外,也會考慮到團隊工作劃分,我的感覺是同一個專案在不同時空背景下,切的結果不一定相同。這個章節對於同一個Context內部開發與多個Context之間的協作進行介紹,作為規劃時的參考。

Pinned ·

[rust] zero2prod 實做紀錄 02 - User Story

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並沒有一開始就進入寫code的階段,第二章花了一些時間在講"開發"這件事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廠裡的產線工程師,轉職軟體工程師後,有幸第一份工作接觸到了敏捷開發,跟著公司的週期跑的過程鮮少有時間想為什麼要這樣。這本書在第二章簡單的講了一下軟體開發流程,在工作一小段時間後再看覺得或多或少有一些理解。這篇文章不打算直接進入寫code,反而我想花一點時間再看一次這一章。

Pinned ·

[rust] zero2prod 實做紀錄 01 - 環境篇 - GitPod

@Tom Jur on Unsplash

自從找到第一分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後,發現練習時間越來越不夠,有時候上班的時候會想要利用零碎的時間嘗試一些東西,但是程式碼在家裡的電腦,有一些小網站可以嘗試簡單的程式,但如果有一個雲端的環境能讓我接續開發專案就更好了。於是乎我找到了GitPod,類似的工具還有github提供的codespace。試用了一下,加上我後來對docker稍微熟練一點後,發現這樣雲端開發的體驗其實還不錯,所以這個專案翻新的過程我就打算在GitPod上從0開始。距離去年發下宏願要開始寫文章,至今冬天都快要結束了,才要開始繼續寫XDD

Pinned ·

[rust] zero2prod 實做紀錄 00

@Kellen Riggin on Unsplash